微机的故事4

 

到了1980年,世界微机市场已达到了10亿美元的销售额。这个市场让电脑巨人IBM动心了。最高管理层决定在一年之内推出IBM的微机产品,成本在1000美元之下。
        微机部门的负责人比尔·罗(Bill Lowe)和唐·艾史翠基(Don Estridge)却知道,按照IBM的传统,这是办不到的。
        IBM的传统之一是尽量自行研制所有的部件和系统,从处理器、内存芯片、主机电路板到系统软件。这些东西的任何一项都很难在一年之内完成,更不用说全部都自行研制了。IBM的第二个传统是严格的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。这些管理文化虽然保证了IBM产品优越的质量,但也带来了很多时间成本。有人估计,在IBM,生产一个空盒子也要9个月的时间。
        既然传统的方式做不到,唯一的办法是打破传统。
        罗和艾史翠基决定IBM微机要大量采用商品化部件,其中很多是别的公司提供的。他们有四个重要技术问题需要决策。
        第一,选用什么样的处理器芯片?
        IBM自己的处理器都是为大型机或中、小型机设计的,不适合用作微机的处理器。在外面的厂商中,最合适的处理器有2个。一个是英特尔的8086芯片,另一个是摩托罗拉公司的68000芯片。摩托罗拉的芯片技术上更先进,而且编写程序也更方便。但是,英特尔与IBM有多年的合作关系。而且,英特尔的芯片已经有很多外围辅助芯片(俗称“套片”)。特别是,尽管8086和68000内部都是16位的芯片,英特尔的8086芯片还有一档功能较低的变种,称为8088,它的外部数据线只有8位。这样,IBM在主机板上只需要提供8根数据线,可以降低成本。于是,IBM选择了技术上较差的英特尔8088作为处理器芯片。
        第二,选用什么样的主机板?
        当时的微机厂商(如苹果公司)都自行开发主机板。IBM也决定自己开发主机板。特别关键的是,IBM受1956年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反垄断协议的限制,必须公开所有技术规范,让其他厂家能为IBM系统生产配件。IBM于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主机板,将处理器和内存芯片以及其他必要的套片集成在主板上,同时制定了一个通用开放的总线标准,让其他厂家能够把各种电路板插在上面,扩展系统的功能。为了方便扩展,IBM微机的主机板上提供了很多扩展槽。
        IBM的这个决定不仅满足了反垄断协议的要求,对IBM也有很多好处。通过简单但可扩展的主机板设计,IBM可以降低成本,把最小配置的微机成本降到1000美元以下。让其他公司开发扩展板,免去了IBM必须开发这些功能电路的压力,能够保证把开发时间控制在一年内。另外,IBM制定了主机板总线的标准,其他厂商都得按这个标准行事,这样IBM依然掌握着主机板的核心技术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,采用什么样的操作系统?
        这是微机的一个关键问题。IBM没有适合于微机的操作系统,必须在市面上找一个其他厂家的稳定产品。IBM不会去找苹果公司,因为IBM的微机正好要与苹果机竞争。除了苹果系统之外,当时最流行的微机操作系统叫CP/M,它刚好能支持英特尔的8088芯片。
        但是阴错阳差,IBM未能就使用CP/M与它的拥有者加瑞·基尔道尔(Gary Kildall)达成协议。
        这时,比尔·盖茨告诉IBM,微软公司能够提供IBM微机的操作系统。事实上,微软当时是做BASIC等计算机语言软件的,自己并没有操作系统。但是,保罗·艾伦认识一个工程师,叫蒂姆·帕特森(Tim Paterson),他开发了一个叫作Q-DOS的操作系统;与CP/M很相像。微软花了7万多美元将Q-DOS买断,重新命名为MS-DOS。这也就是微软给IBM看的东西。
        IBM与微软签署了一个对后者极为有利的协议:微软为IBM微机开发基于MS-DOS的操作系统,IBM卖出微机时将它改名为PC-DOS,每销出一套系统付给微软50美元的版税。同时,微软继续拥有MS-DOS的产权和后续开发权,它可以把MS-DOS卖给其它厂商。
        第四,采用什么样的底层软件。
        在微机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还有一个很小的系统软件,它通常放在只读存储器(ROM)里面,IBM称之为BIOS。这个软件虽小,却是电脑最核心的程序。它是电脑开机后自动执行的第一个软件,其功能包括对系统做诊断检查、判断系统装了哪些硬件设备、决定安装什么样的操作系统等等。IBM决定这个软件要自己做,以便掌握最核心的技术。IBM把这个软件

 

 

浏览量:0
收藏